返回顶部

诺舟新闻

绽放天性的一树繁花

发稿时间:2013/3/27  -  来源:向晴

 

作者:湘麓学校 雷婷
     一直很喜欢余光中的《乡愁》,总觉得在那深情的指尖下流动的不只是一种无限缱绻的哀愁,更是一种不经意洒落的豁达,在那纯朴而又自然的世界里,我总觉得人生旅程就是一条充满寄托的河,现实在这头,梦想在那头。生活不就是这样的简单,只是身为学生的我们无法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我们在这头,天性在那头,没有老师的摆渡,我们怎可探到天性的一树繁花?
      从来没有想过教育这俩个字会离我如此之近,也从没想过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会插足我未来的间隙,谈及教育,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像一阵黑色的风,呼呼的弥漫过我的泱泱四季,因为这是我们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的局面,像极了鲁迅对孔乙己的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书上说:“在黑暗中坚持苏醒的人代表着人类灵魂最后的坚守”我却不知道,老师和学生,谁能沿着这条宿命的轨迹滑翔到底?也许,无所谓坚守不坚守,早有先人告诫我们:当你对现实无能为力时,改变你自己往往容易得多,纵然当今的教育现状有许多不尽人意,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其在抱怨中期期艾艾,还不如去发掘,因为教育的天性就是发掘。
    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孩子,就像雨果曾说“一个孩子的头上无论有什么样的天花板或者穹窿,在他眼睛里反射出来的都是天堂”孩子的天性是善良,学生也是,如果非要从这两者之间找到不同,大概就是在孩子眼里,一颗漂亮的玻璃弹珠远远比一颗钻石更值钱。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年少轻狂,喜欢踮起脚尖,以一种眺望的姿态渴望着未来,幻想着未来,喜欢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来唤醒父母和老师对我们情感和个性的忽视,喜欢毫无顾忌的说话和玩笑,似乎在向世界宣告,青春无忧….. 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当我们像一群被线绑住的小鸟,短暂高飞,胡冲乱撞,精疲力竭后却又无奈的回到现实,却不得不明白钻石永远比玻璃弹珠更值钱的残酷,生活开始变得像罗布泊的流沙,无数的漩涡拉扯着我们下沉,这才发现,原来我们已不知不觉长大了,伴随着年纪增长首先消失的是便是勇气,人一旦成长就会懂得羞耻,变得胆小,学会了装作没看到,装作没听到,虽然这叫做大人,但等我们觉察时,成长已经停止了。这,便是长大的悲哀与无奈,然而,正如别人所说:人的心中居住着两灵魂,一个是魔鬼,一个是天使。我始终相信,无论时间怎样愚弄我们,无论是哪种学生,她的心里总存在一块柔软的狭角,一个等待老师去发掘的如孩子般的善的天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和老师开始有了距离,常常觉得小时候的老师像一株木棉,而她的笑容则像是从木棉枝叶间渗透下来的被洗涤了千百次的阳光,温暖的流进我们的皮肤。而之后的老师,则像一把利刃,处处透着坚硬,大有一股让人敬畏的强势,这样的转变大概和我们的青春叛逆有些关系吧,我不知道这样的转变是好或不好,我只希望这样的转变不要在我们中间划上一道鸿沟,事实上,一个老师对我们的意义是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的,尤其是一个好老师。“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我想,无论是哪种老师,无论她对当今的教育制度有多失望,她的本性始终是充满爱的,而教育就是为了发掘释放教师的这种天性吧,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无法再沟通,我相信,爱,会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不完善的东西不要苛求,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天性是善良,老师的天性是爱,教育的天性则是发掘,发掘深藏在生活中的真善美,走向教育的所在,把爱当做内心的宗教,踏遍荆棘,方可探到天性的一树繁花………。